查看原文
其他

曝光 | 工行被罚3350万元!银监会重拳整治银行理财!两周77张罚单


刚刚过去的2017年,监管政策密集发布,大额罚单不断。一年里,银监会做出的行政处罚3452件,有多达1877家金融机构被受处罚,光罚款就收了29.32亿元。


2018年,银监会的强监管还在迅速蔓延,远远超过了我们的预期。



上周五(1月12号),工行黑龙江分行收到一张3350万元的罚单,原因就是它所推的理财产品涉嫌违规,涉及金额54.7亿,15名银行高管人员被取消任职资格。


这边理财产品还没有结清,这周二(1月16号),广西证监局也寄出了自己新年的第一张罚单,这张罚单的接收地址正是中信银行。中信银行因为存在违规推销代销基金产品的事,被证监局盯上了,责令定期改正。


新年伊始,银监会连个喘息的机会都不给,在刚过去的15天里,密集发布了3道重量级的法令。



1月5日晚间,银监会出台《商业银行股权管理暂行办法》,对准银行之前所存在的股权管理盲区,也是新年的第一部号令。同一天《商业银行大额风险暴露管理办法》公开征求意见的公告,矛头直指银行授信集中度风险;


紧接着1月6号,银监会又下发了《商业银行委托贷款管理办法》,委托贷款资金不得从事债券、期货、金融衍生品、资产管理产品等投资,不得作为注册资本金、注册验资,不得用于股本权益性投资或增资扩股等。


1月13日,上周六,银监会发布《关于进一步深化整治银行业市场乱象的通知》。主要从合规发展和金融创新,防范金融风险,服务实体这三个方面对银行行业2018年的监管定调。



◆ 回归委托贷款的本源,业务大幅减少


过去几年,商业银行委托贷款业务发展的较快,对于实体经济发展发挥了众多积极作用,但是由于少了些政策文件,一直有灰色的业务游走在政策的边缘。


这次的《商业银行委托贷款管理办法》就是给商业银行委托贷款提供了整治的法律依据。


具体来说商业银行的委托贷款业务就是:


假设,你和我都有一家公司。


你的公司缺钱想向银行借,但是资格不够,但是我的公司有钱,想借给你吃利息。


在中国,企业和企业之间不能直接这么借钱。


于是我把你要借的钱贷给银行,让银行做个管道,把钱再借给你,银行在中介也能赚几个点中介服务费,三方其乐融融。


这样你就不用去找一些高利贷公司借钱了,我们通过银行安全也有保证,社会资金合理分配,本来是件好事。


但是总有人脑子不往正道上用,这些年出现各种“委贷套利”的模式。


比如:


你缺钱向银行借,银行不借给你,不够资格;但是我可以,所以我向银行借钱,银行收我10%的利息,我一转手15%的利息借给你,轻轻松松赚利差。


再比如:


我的公司有一些黑金产业,我怕政府查我的钱,于是我通过银行把我的钱以极低的利率转给你。



所以这次的《商业银行委托贷款管理办法》就补足了这一部分的监管空白,明确规定:


1、从银行借的钱还没还完不能把钱委托借给别人。


2、靠发债券或者向别人借的钱不能用于委托贷款。


3、说不清楚哪来的钱,银行发现你本不应该有这么多钱的钱,不给委托贷款。(可能还会被查)


委托借款借来的钱不能用来:


1、不能用来买债券、炒股票、乱七八糟的金融产品。


2、不能用来增加自己公司的注册资本,去给工商局秀肌肉,不允许。


3、从事民间借贷,就是从银行委托借款借来的钱还要当高利贷放出去,不存在的。



◆ 金融创新不是你“套利”的挡箭牌


这是《关于进一步深化整治银行业市场乱象的通知》中凸显的一个主要内容,那么银监会是在打击金融创新吗?


观察君仔细读了读文件以及听过银监会答记者问的视频之后,悬着的心终于放下来了,也感到了监管的那份良苦用心。监管并没有打击创新,只是反对“变着法子的套利”罢了,甚至还重申了创新在新时代的意义。


在互联网时代,金融创新无疑是提高行业竞争力必经之路,借助互联网技术也可以更高效的防范金融风险。金融创新永远不会过快,只有不足,有大量的问题期待技术的升级来补足,比如通过大数据来预测风险,用AI来辨识骗贷等等,我国银行业的一些金融技术有很多甚至是滞后的。


没错,银行业是有很多乱象,但把这个乱象让“金融创新”来背锅显然有些不合适,而是一些机构借着业务模式的创新,成为自己“套利”的工具,在这份文件中,银监会并没有设定新的监管标准,也没有对某类业务或者机构进行特别的限制,甚至在文件中还鼓励银行发展那些可以促进实体的经济发展模式,有利于维护金融稳定的创新性行为。



◆ 银行理财也不一定安全


77张罚单,5610万罚款。


2018年才刚刚过去两周,在这两周的时间里,各地银监会已经送出77张罚单,罚款金额更是高达5610万元。


而在这77张罚单里,因为各类理财产品被罚的已经占到了12起(15.5%),这一块罚款金额也是最高的。



说来其实感觉也挺奇怪的,银行这两年“现金荒”,拼命地吸收小老百姓的存款。


前段时间,观察君去银行存点现金,发现大厅里满是大妈大爷,仔细一问才知道是银行的一个什么“存款活动”,有4.9%的利息,满几万还送大米,送金龙鱼什么的。


赶紧上去排队,大妈说还好我来得及时,再晚一会就卖完了。


到观察君了,仔细一问,发现这个“存款计划”其实就是个保险,5年内不能取!


吓得观察君赶紧把钱一起放进了余额宝。


银行理财确实是老一辈的最爱,都觉得有国家这个靠山,心里更踏实一点,另外新兴的理财产品比如互联网金融,他们也不懂啊。


但是银行理财里的坑还是挺多的。



银行的理财产品也是分类的,分三类:银行直营的理财产品;银行代销的理财产品;银行人员私自推销的理财产品,也叫“飞单”。


在我们父母,叔叔阿姨,甚至爷爷奶奶买银行理财产品之前,一定提醒他们看认准银行自营的理财产品,别被业务员忽悠的云里雾里,买一些低收益的保险或者风险极高的理财产品。


其实有两个小技巧帮你辨别银行柜员推给你的是真实可靠的理财产品:


1、在银行买的理财产品通常会有一个以C开头的14位编码,那个就是你的理财产品的产品编号,在中国理财网上可以查到详细信息。


2、银行业务在推销银行理财产品的时候,都要求“双录”,也就是录像、录音,日后若是出现纠纷留作证据。


年底了,市面上资金收益率普遍上浮,银行也借这个时候大力推他们的理财产品,很多产品并不保本。



那银行理财产品是不是应该配置一点?


不不不,配置一点都不要,因为这个配置太垃圾,目前银行理财的收益率,是缺乏竞争力的,在其他各类新式的理财产品面前,魅力已经大不如前。安全性和余额宝差不多,利率却和理财通甚至其他货币基金差远了。


为什么会这样呢?余额宝和理财通可以给出比银行高的利率呢?


因为银行这艘巨船,又笨又重,有太多闲人需要薅你的羊毛才养的起来。


“银行不改变,我们就改变银行。”




END



本文来源:p2p观察



往期精彩

揭秘 | “楚楚推”VIP层级涉嫌传销公众号全被封...

热点 | 终于查办了!“云联惠”涉嫌非法集资,还能猖狂几时?

防骗 | 当我收到“逮捕令”时,啼笑皆非的故事开始了……





点击  “阅读原文” ,查看更多项目信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